亞馬遜真的越來越難做了嗎?有個賣家決定放棄推了一年多、review500多的產品,原因是不賺錢。
很多人會好奇,為什么推了一年多才發現不賺錢?
這賣家是做工廠出生的,產品上架時定價是25.99,當時算了一下,亞馬遜真是個暴利平臺!自己又有產品優勢,于是批量海運過去做,但問題是,新品賣不動很快開始搞促銷搞活動,最后發現一調回原價轉化就不行 ,特別是在BSR功能差不多、價格降到了14.99、review六千的的情況下,價格再也守不住了, 只能賣19.99,即使不算廣告費也沒利潤,壓貨壓款還賺不到錢,最后決定放棄!
這種情況可以避免嗎? 當然!
1.上架前,是否對市場做了充分的調研? 是否預判了你競爭對手的預判?
2.上架前,是否對類目核心需求做了深度分析,即使你價格堅挺依然有愿意為你下單的充足理由?
3.上架前,是否預留了充足的利潤空間,是否對推廣、廣告成本做足了預估、對競品價格區間、價格走勢做了足夠的分析,是否能保證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依然有利潤。
……
我不知道這些工作到底算選品還是算運營的范疇,但不重要,運營和選品本來就不應該是對立的兩個崗,到現在這時代,產品開發不懂運營的,一定不是個好開發。
平臺在變的越來越規范,你的競爭對手變得越來越專業,水平越來越高,若你沒有跟上節奏,甚至還停留在兩三年前的認知上,只會越來越艱難。
很想問下才沖進來的新賣家:你看中的潛力爆款,有沒有可能是別人剛剛決定忍痛放棄的款?
標簽: